虎年祝福:为宝宝DIY虎头鞋
03-08
近日,2015年7月传出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广东清远蓝谷陶瓷,复工半年后再次陷入危机以租赁方式生产。
知情人士爆料,因拖欠工资,蓝谷陶瓷于2016年5月10日再次停产。
?去年,已有20多家陶瓷企业因经营问题被曝破产。
一些随后关闭的企业通过重组、租赁或拍卖等方式重获新生,生产线随后开通。
记者注意到,这些重启的企业大多是2010年以后建成的,生产线设备较新,产能较大。
但一些生产设备陈旧、产能落后的陶瓷企业,即使低价“出售”也无人愿意接手,工厂早已废弃。
但相当一部分破产企业恢复生产后,各方面矛盾依然突出,与供应商等债权人矛盾频发,造成“二次停产”。
部分企业复产后问题依然突出?据本报记者了解,类似蓝谷陶瓷这样经历过“停产、复产、再停产”的企业并不是孤立的。
在广东产区,一家经营已久的陶瓷公司在当地法院的介入下被成功拍卖。
但由于旧债未清,被新公司接手后,经常受到原供应商的阻挠和干扰,导致该公司的生产线一直无法正常生产。
不仅如此,产区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两年破产的陶瓷企业,大部分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在政府的介入下,这些企业被转租。
,其实是非常仓促的。
另一方面,除了生产成本外,破产企业并没有分担其他成本。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产品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市场,破坏和冲击了其他陶瓷企业的价格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很多生产领域,被收购或转租的企业大部分仍保留着原企业的产品结构。
但转型后产能扩大,引入新的运营团队、对原有公司进行重组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生产线经过改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江西高安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高安产区此前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重组的企业今年以来陆续恢复生产。
年。
但更多的是旧瓶装新酒,依然没能摆脱原有的运营模式。
,而是以更低的价格和定位重新进入市场。
北方产区不少陶瓷企业停产、倒闭,准备复产的只有少数?近两年,在市场的竞争和冲击下,北方陶瓷企业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生产领域才能生存。
去年以来,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等产区多家企业停产、关停。
只是媒体对北方产区的关注大多较少。
去年以来,河北、陕西、山西等省陶瓷企业长期停工,如河北润玉陶瓷、陕西隆达陶瓷等。
据记者多方了解,这些陶瓷企业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不畅,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
针对停产困境,多数企业将生产线外包,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尽快恢复生产。
但目前,除少数企业准备恢复生产外,大部分生产线仍处于停工状态。
据知情人士透露,河北润宇陶瓷主要生产全抛釉。
自去年停产以来,今年尚未恢复生产。
陕西新奇陶瓷主要生产外墙砖和抛光砖,拥有3条生产线。
据内部人士透露,停产后,新齐陶瓷进行了多方融资,目前正在准备恢复生产。
“与南方产区相比,北方产区企业停产后恢复生产的难度更大。
加之市场形势低迷,北方陶瓷企业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缺乏相关资源和氛围。
”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破产企业现状 - 泛高安生产区:除少数陶瓷企业外,大部分通过收购或租赁方式恢复生产 - 自2014年6月威鹏、新奥两家陶瓷企业破产被曝光以来,泛高安生产区持续有近10家企业因经营困难停产。
后来,由于政府干预等措施,除威鹏和新奥外,其他公司均通过收购或转租的方式成功复工。
据了解,盘高安产区的陶瓷生产线有相当一部分是2007年以后建成的,相对而言,工厂设计和设备都比较先进。
尤其是一些2015年就停产的企业,其生产线基本都是2010年左右建成的,产能很大。
这是一些企业被成功收购或转租的主要原因。
2015年4月,瑞阳集团收购了原兴丰陶瓷公司。
同年6月,新成立的沁园春陶瓷公司正式入驻办公。
经过2个多月的设备改造和维护,10月份,沁源春陶瓷子公司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
兴丰陶瓷拥有的5条抛光砖生产线中,有2条已改造为全抛釉、金刚釉、大理石等产品生产线。
变革之后的沁园春陶瓷企业也在瑞阳集团的经营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公司主要生产金刚釉、大理石等高价值抛光砖及抛光釉产品,产销形势稳定。
2015年10月,原中瑞陶瓷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停产状态。
供应商堵门、员工闹事等事件时有发生。
当月,东方王子陶瓷以先租后买的方式接管该业务,并更名为华为陶瓷。
两个月后,华威陶瓷两条抛光砖生产线经过检修后全面恢复生产。
2016年2月,位于宜丰两港工业园的瑞明陶瓷被东方王子陶瓷以同样方式接管,并更名为宜博陶瓷。
4月,公司第一条釉面抛光线点火。
截至目前,原瑞明陶瓷旗下3条生产线已投产,4号线将根据公司产销量情况再次投产。
据了解,除亿丰瑞明陶瓷外,泛高安产区因经营不善而停产转租的企业还包括亿丰产区的奥玛、开阳、龙鼎、清远等陶瓷企业。
目前,这四家公司均被其他业主以租赁方式接管。
其中,开阳陶瓷于2015年初被其他产区老板转租,更名为一泉陶瓷,主要生产仿古砖;领先陶瓷更名为天朗陶瓷,仍生产抛光砖系列产品;欧玛陶瓷转租并更名为吉利陶瓷。
目前,公司一条抛光砖线已投产,第二条抛光砖线已改造为釉面抛光线,也即将投产;清源陶瓷更名为禾欣陶瓷,主要生产全抛釉。
、钻石釉等系列产品。
四川产区:科达陶瓷成功转租投产 造成夹江产区多处门路堵塞的科达陶瓷已转租给西瓦生产经营者近一年。
期间,虽然也发生过类似的堵门事件,但并未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
算得上是生产领域转型比较好的企业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四川科达陶瓷一直由银行管理,公司租赁的利润由银行直接收取,用于偿还公司此前欠下的债务。
但公司此前发生的违约债务须按照相关清偿规定执行。
中升陶瓷重组后尚未恢复生产。
乐山市中盛陶瓷企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抛光砖生产企业,曾在西方陶瓷行业享有盛誉。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近年来抛光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乐山众盛陶瓷企业也开始从辉煌走向落魄。
2015年6月,乐山中盛陶瓷被曝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和经销商砖采购款而被封杀,导致该公司停产,至今未能恢复生产。
去年底,经过多方商议,决定乐山企业与注资企业本着自救原则,重新组建新公司,向乐山企业租赁厂房、土地和设备生产线。
?截至今日,重组成立新公司的乐山沙湾众盛陶瓷有限公司尚未恢复生产,这引发了外界对众盛重组后新公司的质疑。
为此,今年年初后,原中盛债权人达成共识,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重组后无法恢复生产,那么我们就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据中升前稀释剂供应商透露,中升的债务漏洞太大,没有40到5000万的资金就很难了。
生产已经恢复,供应商几乎不可能收回货款。
之所以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也是供应商最后的希望。
新鹏瓷业公司产品三度销售失败,无人接手。
夹江新鹏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从事抛光砖生产的公司。
由于之前公司经营不善,一度濒临破产。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四川省乐山市举办了三场公开拍卖会。
但由于目前陶瓷行业投资环境不佳,拍卖接连被拒绝,公司也无力处理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新鹏瓷业走到这一步,主要原因是抛光砖市场近年来不断萎缩,产品销售压力倍增;二是企业自身生产线设备陈旧,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三是企业自身生产线设备陈旧,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经营者的思维与市场不相容。
?经历了3次拍卖失败后,夹江新鹏瓷业目前仍处于停产阶段。
虽然在政府的帮助下,夹江、井研、丹棱等地区的不少老板前来洽谈合作,但最终没有老板愿意接手。
?目前,新鹏瓷业的窑炉设备已严重倒塌损坏。
并且需要翻新后才能使用。
因此,对于陶瓷生产企业和经营者来说,新鹏瓷业唯一有价值的就是面积约38160.16m2的工业用地使用权。
其他设备大多已经过时、损坏,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至于新鹏瓷业未来能否恢复生产,业内无人敢说。
四川产区与新鹏瓷业类似的企业还有洪雅的美莱雅、丹棱的华阳瓷业等。
湖南产区: 卡普吉诺建材:停产一年半后恢复生产 湖南卡普吉诺建材被列为湖南省常德市“十二五”重点项目,占地600亩收购于常德经济开发区。
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建设1800万平方米墙砖生产线。
2012年10月,卡普吉诺第一条268米长生产线投产,并被评为“2012年常德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然而投产不到2年,公司就遭遇财务危机,从2014年6月开始间歇性停产。
2014年11月,由于卡普吉诺内部纠纷导致财务问题无法协调解决,卡普吉诺工厂的基建承包商和担保公司先后将该公司告上法庭,卡普吉诺建材被临澧县人民政府扣押。
,工厂再次关闭。
同年11月,因未能正常支付拖欠员工工资,卡普吉诺停产也引发大规模员工围攻索要工资。
2016年初后,有消息称卡普吉诺准备恢复生产。
记者随后从多方渠道获悉,卡普吉诺的生产线已由一家公司业主以租赁的形式承包,恢复生产后可能会继续生产仿古砖。
“五月已经着火了。
”一位王姓供应商向本报记者证实。
?另一位知情人士张透露,卡普吉诺此前欠下的债务总额超过1亿,包括未按期支付供应商、员工工资等债务。
作为银行。
“复工后,有消息称会给供应商一个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希望很渺茫。
”包括张在内的多位受访者对卡普吉诺的复产并不乐观。
广东产区:蓝谷陶瓷:恢复生产后,因资金链问题再次停产。
2015年7月20日,清远蓝谷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谷陶瓷”)因资金链问题被迫停产整顿。
9月份,蓝谷陶瓷准备恢复生产,租赁给清远桃冠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桃冠建材”),并于9月30日下午正式恢复生产。
租赁了一半后这一年,蓝谷陶瓷再次陷入危机。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陶冠建材拖欠工资,蓝谷陶瓷于2016年5月10日再次停产。
5月23日,蓝谷陶瓷发布《公告》、《公告》。
租赁业务的承租方建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和租金已达四个多月,应政府和劳动部门要求,决定查封该公司。
同时,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法院要求蓝谷陶瓷、陶瓷冠建材停止生产。
为了配合政府和法院的工作,蓝谷陶瓷于2016年5月10日全面停产。
目前,蓝谷陶瓷已向青城区人民法院起诉陶冠建材,诉讼阶段正在进行中。
为此,蓝谷陶瓷2015年停产后向供应商、客户和个人承诺的付款时间本月无法兑现。
具体答复将待公司解决员工拖欠工资问题后公布。
经过多方交涉,5月26日,蓝谷陶瓷的工人们收到了被拖欠三个月的工资。
?清远某陶瓷企业负责人透露,虽然拖欠工资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蓝谷陶瓷承诺的供应商付款情况未偿还,部分供应商于5月31日前往蓝谷陶瓷工厂。
截至发稿,蓝谷陶瓷仍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晶宇陶瓷:成功拍卖逾7000万元,但尚未启动。
2014年7月左右,陶瓷人的微信朋友圈频频发布晶宇恩平工厂门口讨债、查封佛山展厅的照片。
晶宇陶瓷面临破产的消息不胫而走,但随后恩平市晶宇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闯在展厅接受媒体采访,证明展厅并未被查封,并称公司经营正常。
然而,晶宇陶瓷最终破产了。
据传,其欠供应商逾6000万元,欠南粤银行逾6000万元。
知情人士称,晶宇陶瓷破产后,政府变卖了晶宇陶瓷的库存并支付了员工工资,而晶宇恩平工厂的生产设备和建筑等场地资产仍在。
直至2016年2月3日,在恩平市人民法院的监督下,晶宇陶瓷对其工厂进行了第二次房产出售。
据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出售总价款为7655万元,其中生产设备成交价款为3525万元,建筑及土地使用权成交价款为41130万元。
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此次出售所得款项中,有超过6000万元用于偿还南粤银行债务,而只有1000万元以上用于支付供应商费用。
“靖宇陶瓷厂欠供应商6亿多元,却只花了1000万多元把供应商打发走,没人高兴。
”一位供应商愤怒地表示,今年2月,有企业开始接管晶宇陶瓷。
江门日报2016年2月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报道称,晶宇陶瓷占地485亩。
为盘活闲置厂房,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恩平市横陂镇积极搭桥,广泛宣传,成功吸引了陶瓷百强的关注,并通过法庭拍卖,将晶宇陶瓷的闲置厂房进行了拍卖。
?然而,由于债务过多,新公司接手后的3月至5月,供应商时不时地来捣乱,根本无法正常生产。
截至目前,尚未投入生产。
广西产区:新中陶:重组后成功复产 2015年8月中旬,广西新中陶被曝已停产,并传出破产、老板失联。
据该公司一位经销商透露,新中陶瓷倒闭的原因很可能是公司增长过快。
在国内瓷砖产能过剩、终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销售一直不佳,导致无法及时偿还贷款,资金链断裂。
。
据了解,广西藤县产区的陶瓷企业每10天缴纳一次电费。
整个新中陶瓷厂每月的电费可能达到5至600万元,十天需要缴纳200万电费。
电费无法及时支付。
只能切断电源。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新中陶资金链断裂,电网公司实施拉闸限电。
近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大致了解了新中陶的近况。
据相关人士透露,新中陶瓷最初的定位是大众消费。
2015年停产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陶瓷行业扩张过快,市场竞争激烈。
这直接导致新中陶瓷产品销售受阻,效益十分不佳。
企业本身面临着巨大的财务负担。
该人士表示,新中陶瓷目前已通过重组恢复生产。
还是原来的老板,供应商也没有变。
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分别于3月20日和3月底出砖。
河南产区:?中福陶瓷尚未恢复生产?2014年7月下旬,中福陶瓷因资金链断裂停产倒闭。
对于中孚陶瓷的停产、关闭,不少人感到意外。
与之合作的经销商和供应商表示,“这太突然了,完全出乎意料”。
多位当地陶瓷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中孚陶瓷以前主要生产渗透砖,生意一直不错,后来渗透砖市场明显下滑。
2014年,中孚陶瓷将一条生产线改为全釉砖”。
一、虽然销量不太好,但根本没有破产。
据了解,自从渗水砖市场下滑之后,中福陶瓷就开始走下坡路,销售也一直出现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福陶瓷停产倒闭前,曾更换过两三名销售总监,其中一名销售总监被换掉。
然而,换线、换人并不能帮助中孚陶瓷走出困境。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除了销售不景气,内部管理不善也是中孚陶瓷停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自2014年停产以来,当地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振兴中福陶瓷,期间不少国内外企业也有租赁、承包的意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成协议尽管如此,当地政府仍在积极寻找承包商,但随着市场低迷、环保收紧、融资困难加大,陶瓷企业投资变得更加谨慎,中孚陶瓷面临着振兴复产困难重重。
(来源:陶瓷资讯) 相关知识 陶瓷企业破产,有的恢复生产后又陷入困境 对“僵尸陶瓷企业”生存状况的调查 对“僵尸陶瓷企业”未来的调查 未来该何去何从环境恶化、品牌集中度提高背景下陶瓷企业的发展 陶瓷企业春美被传因经营困难而倒闭。
20多家陶瓷企业在“寒冬”倒闭,涉及金额近9亿元。
佛山200家陶瓷企业倒闭。
2013年,陶瓷行业面临大洗牌。
2012年,佛山有200家陶瓷企业倒闭。
2013年,陶瓷行业面临大洗牌,全国多家陶瓷企业停产,可能导致建材价格再度上涨。
因转移、扩张,生存困难。
陶瓷企业和经销商必须转变观念。
陶瓷企业破产了,有的恢复了生产,然后就陷入了困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3-08
03-07
03-07
03-08
03-08
03-08
03-07
03-09
03-08
03-08
03-08
03-07
最新文章
西豪智能家具新品Doro-S300发布,再次诞生,颠覆椅业
卧室摆放床的五大风水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以创新致敬先行者,美的零导热水器引领安全沐浴时代
装饰一个创意中秋赏月阳台
金典: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细分者
三星电视携手京东,拉开618狂欢节序幕,创新科技,让生活焕发活力
2014第十届中国建筑电气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木地板的俄罗斯现代公寓会让你一见钟情(图)